課堂漫畫6


點選圖片可進入更清楚的頁面喔!

子豪老師是興華國小第一位進駐的藝術家,因為喜歡聽故事以及說故事,為整合學校在大屯溪的生態課程,所以他創造了一個關於「河神」的傳說,做為與孩子溝通的橋樑。

故事是這樣的:傳說大屯溪的上游居住著一位孕育大自然生命的河神,也住著許許多多的小精靈。河神希望精靈孩子們可以透過「拜訪河神」,了解生命的重要以及對河神的尊重。一天,河神透過風的耳語、雨的窸窣送來精靈捲軸,希望這些精靈孩子們,重新了解自己生命的起源,以及跟大自然的關係。

精靈捲軸是什麼?它就只是一個用空白紙捲。但子豪老師很有創意地,在課程中將捲軸排列成河流的意象,再分給孩子,告訴孩子這是「河神的禮物」。透過捲軸讓孩子感覺「河神」的存在,孩子們開始對於河神的種種產生想像,同時讓孩子在紙捲上寫下或畫下她們對於河神的想像,以及上課的紀錄,引發孩子學習的興趣。

接下來,子豪老師引導孩子們用肢體表達生命起源的想像,有人從石頭中出生,也有人從桃子中出生,還有孩子從饅頭蹦出來,更有孩子從水裏誕生。對了!水,大家慢慢躺下來感受在媽媽子宮的感覺,聽聽呼吸聲、心跳聲,還有在水中的自由自在。

精靈孩子們慢慢長大的同時,心中會存在著關於「河神」的傳說,她們曾經聆聽、觀察、體驗及感受河神,這個故事也會永遠存放在他們的記憶深處,慢慢發酵。

(一)構想

梵體劇場本身即擅長以聲音、肢體、視覺藝術與空間概念相互交織,跨領域地創作藝術作品。同時,我們也長期的關心三芝的藝術與人文發展狀況,將於2008年九月起至2009年八月帶領藝術家進入三芝僅有的三所國小,結合學校藝文發展與地方特色,以學童生活體驗為出發,規劃、設計、進行深入的跨領域藝術教學。
透過網際網路平台,我們希望能將三芝藝術教學作最完整的數位過程紀錄,還能讓更多的藝術家或教育工作者互相交流,以期使台灣的藝術教育作更進一步的推廣與永續經營。

(二)方案特色

1、藝術教學的豐富資料庫:

本站將三芝藝術教學實作中的細節與過程完整數位化。同時透過串連相關網站將更多的藝術教學經驗分享給大眾,成為豐富、多元、精采的藝文教育資料庫。


2、互動式網路平台:

本站除了運用於三芝藝術教學,讓藝術家、教師、學生在課堂之外作立即溝通。讓網路使用者主動參與分享、對話,創造另一個藝術學習的機會。


3、不同社群的相互交流:

為讓不同社群能夠對話,本站透過各層面組織社群。召募藝術家與教育工作者加入社群,讓台灣藝術教育更多元、更具有國際觀。


4、融入「培力」概念,將網站立體化
針對實作內容提供不同角度的切面,如:校園側寫、藝術家筆記、觀點掃描、主題影片等等,讓使用者透過不同層次的思考及反饋,共同豐富網站。

梵體的理念


若是聲音未出現,請點選這裡
梵體劇場是三芝耕耘多年的在地藝文團體,以視覺、聲音、身體、空間交織的總體藝術概念出發,穿越劇場的疆界,增加藝術呈現的深度與廣度。除了不定期的創作發表,梵體也長期地進行表演身體訓練,以探索身心潛在的各種知覺。我們相信,「美」是人類內在共同的原鄉。

在實務上,梵體劇場努力地將創作的經驗往外拓展,在今年度的公共電視兒童影展中,為小朋友舉行「身體紙偶工作坊」以及學校推廣活動,如湖山國小的「身與紙,我與偶」工作坊,真正落實「透過藝術學習」精神,讓藝術家 、小孩跟學校老師突破藩籬,交融衍生,創作呈現。逹文西曾說「差勁的畫家向畫家學習, 優秀的畫家向自然學習。」波光葉影的三芝,作為視覺藝術發展的最佳養分,以僅有的三所小學為支「點」,透過不同的生活經驗故事「線」的串聯,在自我對話及與環境對話的過程中,交織出一個對於所在環境整體「面」的了解及認同。

這個計畫的操作不以傳授技藝為主,而重視「各學校既有藝術人文特色」與喚醒「已存在學童體內的美感經驗」。為提昇孩童對於美感經驗的知覺,讓孩童本身的感受、經驗就是創作的材料,運用不同角度的方式來擴充孩童的敏感度,從觀察、親身體驗、到肢體開發。

同時以孩子、師長共同在乎的事情為主題,透過藝術家的參與,幫助學童將自然或人文環境的體驗轉化成藝術創作元素,配合適當的媒材(光影裝置、剪紙藝術..等綜合媒材),著重於經驗藝術的創作過程,產生具有深厚創作動機與高度意識的視覺藝術作品。


梵體劇場是三芝耕耘多年的在地藝文團體,以視覺、聲音、身體、空間交織的總體藝術概念出發,穿越劇場的疆界,增加藝術呈現的深度與廣度。除了不定期的創作發表,梵體也長期地進行表演身體訓練,以探索身心潛在的各種知覺。我們相信,「美」是人類內在共同的原鄉。
在實務上,梵體劇場努力地將創作的經驗往外拓展,在今年度的公共電視兒童影展中,為小朋友舉行「身體紙偶工作坊」以及學校推廣活動,如湖山國小的「身與紙,我與偶」工作坊,真正落實「透過藝術學習」精神,讓藝術家 、小孩跟學校老師突破藩籬,交融衍生,創作呈現。逹文西曾說「差勁的畫家向畫家學習, 優秀的畫家向自然學習。」波光葉影的三芝,作為視覺藝術發展的最佳養分,以僅有的三所小學為支「點」,透過不同的生活經驗故事「線」的串聯,在自我對話及與環境對話的過程中,交織出一個對於所在環境整體「面」的了解及認同。 這個計畫的操作不以傳授技藝為主,而重視「各學校既有藝術人文特色」與喚醒「已存在學童體內的美感經驗」。為提昇孩童對於美感經驗的知覺,讓孩童本身的感受、經驗就是創作的材料,運用不同角度的方式來擴充孩童的敏感度,從觀察、親身體驗、到肢體開發。 同時以孩子、師長共同在乎的事情為主題,透過藝術家的參與,幫助學童將自然或人文環境的體驗轉化成藝術創作元素,配合適當的媒材(光影裝置、剪紙藝術..等綜合媒材),著重於經驗藝術的創作過程,產生具有深厚創作動機與高度意識的視覺藝術作品。

三芝國小孩子側寫


「好多穿制服的孩子」,這是我到三芝國小的第一印象。這有什麼好奇怪嗎?孩子上學本來就是穿制服啊!不!原來是因為三芝的其他小學是不用穿制服的。「有穿」跟「沒穿」有差別嗎?


要回答這個問題前,先提個有趣的小故事。子玲(我們的課程規劃)算是孩子王,總能很快認識每一個孩子,跟孩子打成一片,孩子們也都被她照顧得服服貼貼。她常告訴我:「每個學校的孩子都好不一樣ㄡ!三芝(國小)的孩子像是一群,看不到一個一個的孩子,橫山跟興華就很不一樣了,她們都是一個一個的。」不都是孩子,還分一個一個或是一群,原來,她要說的是,三芝(國小)的孩子都是一個樣,橫山跟興華的孩子就是不一樣,一個一個就是那麼特立鮮明。

「有穿」跟「沒穿」有差嗎?答案或許呼之欲出。回想起自己的小學時期,不也是穿制服上學,還一路穿到高中時期,但每到學校的「便服日」就有一種莫名興奮,有點像是長期約束後短暫的放鬆,或是監獄中犯人短暫的放風。這種允許自由、不受拘束的感覺或許成就孩子獨特鮮明的個性,如橫山、興華孩子個個活跳跳,反之如三芝(國小)孩子,當我們要孩子表達自我時,卻存在著一絲隱藏跟靦腆,還得請班導許老師的幫忙,才讓孩子吱嗚數語,也不錯。

正在思索問題的我,眼前模糊一片,只剩一件件相同的制服,立在一張張排好的椅子上。現實生活中的我倒也自由自在,頗有個性,但卻是一路穿制服長大,再看一眼教室裡的孩子,彷彿我也坐在他們之中。

繼續想著,「有穿制服」跟「沒穿制服」有差別嗎?

;;